The curious Zac

放下完美主義,接納平凡的自己

self compassion

放下完美主義,接納平凡的自己

我從小就是那種「學霸型」的人,受過非常嚴格的家庭教育,一路以來都被教導說:「凡事只要努力,就一定可以做到最好。」這句話曾經是我的信念支柱,但現在,我開始意識到它帶給我的壓力和限制。

我一直覺得,如果我不夠好,那一定是因為我還不夠用力。這種思維讓我對自己要求極高,覺得什麼都必須做到完美,什麼都不能有失誤。慢慢地,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止境的循環:努力、焦慮、自責,再努力更多……但無論怎麼做,我始終感覺不到滿足。

完美主義的枷鎖

完美主義讓我相信,只有成為「人上人」,只有做到最好,我才值得被愛、被尊重、被接納。但現在我明白了,這其實是一種自戀式的需求——一種對外在認可的過度依賴。我總以為,只有站在最頂端,我才有存在的價值。

可是,這真的合理嗎?當我不斷追求成為「人上人」時,我其實是在否定自己的平凡。我告訴自己:「你不可以犯錯,你不可以停下來,你必須比別人更好!」但這樣的生活,真的快樂嗎?

接納平凡是完整的過程

現在的我,正在學習接納自己的平凡。這不是妥協,也不是放棄,而是一種完整接納自己的過程。我開始明白:

接納平凡,不是說我要放棄追求,而是說我不再需要用「成為人上人」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我可以允許自己有缺點、有不足,也可以允許自己有時候只是「夠好」,而不是「最好」。

65分就夠了

最近,我給自己定了一個新規則:65分就交付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當事情完成到65%的水準時,我就停止修改,直接交出去。我不需要等到100%,因為那根本不存在。

這樣做讓我輕鬆了很多。我發現,其實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做到完美才能產生價值。65分已經足夠拋磚引玉,足夠讓事情開始運轉起來。而且,有時候別人的反饋比我的反覆修改更有意義。

人生不是比賽

以前,我總覺得人生是一場競賽,要贏過別人才能算成功。但現在,我開始認同「無限賽局」的概念——人生不是為了打敗誰,而是要持續參與、持續成長、持續前進。

無限賽局告訴我:

這讓我放下了很多壓力。我開始相信,只要還在努力,只要還在前進,就已經很好了。

我的新信念

所以,現在的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:

  1.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:只要能推動事情向前走,就已經很棒了。
  2. 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:每次犯錯都是一次學習機會。
  3. 普通也可以很快樂:平凡的人生一樣值得珍惜。
  4. 專注當下:不要老盯著終點線,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每一步。
  5. 留在遊戲裡:只要還在努力,就已經贏了一半。

結語

放下完美主義對我來說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事,但我正在一步步嘗試。我知道自己可能會反覆、會掙扎,但沒關係,因為連這些反覆和掙扎本身,都可以是不完美的一部分。

作為一個曾經追求卓越的人,我現在選擇接納自己的平凡,不再用那些苛刻的標準折磨自己。我選擇每天都比昨天輕鬆一點、真實一點、快樂一點。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,不是成為「最好」,而是活得自在、活得真實。


Subscribe to my blog via email or RSS feed.

#心理學 #教練 #自我認識